导航:X技术最新专利服装,鞋;帽,珠宝,饰品制造的工具及其制品制作技术
3岁的孩子设计的鞋子,这个年龄段孩子脚的生长发育非常快,而且是一个好动年龄,因此讲究柔软、轻巧、透气、舒适、稳定。尤其是在0
4.(1)按脚掌长度设计为大小规格一致的均码,对于脚背较高的脚型束缚过紧,缺乏舒适度,影响婴幼儿的脚部发育;
5.(1)鞋底与鞋面连接处外面光滑,里面却很粗糙,鞋子会对婴幼儿的脚部造成磨损;
6.(2)鞋面的面料紧绷无弹性,因为这时期的孩子脚趾一般情况下不是并拢的,脚趾与脚趾之间是分散开的,所以无弹性的鞋面就会很大程度上束缚了孩子脚部生长,使得脚部变形;另外鞋子在受力变形后不易恢复原形,这也不利于孩子脚部生长;
8.(4)鞋底无减震装置,婴幼儿脚部垂直落地时脚部受力大,容易造成脚底部的伤害。
9.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诸多不足,提供了一种婴童鞋,其技术方案如下。
10.一种婴童鞋,包括鞋底和鞋面,所述鞋底以夹层的方式设有减震装置,所述鞋底的下表面具有防滑装置,所述鞋底与鞋面通过四针六线相连接,所述鞋面为层状结构,自内而外依次为第一纤维层、发泡橡胶层和第二纤维层;
11.所述鞋面的顶部具有自鞋尖到鞋口居中设置的折叠部,所述折叠部为鞋面相对于鞋子的长度方向横向折叠而成;
12.所述鞋面上还设有相对于鞋子的长度方向横向设置的搭扣,所述搭扣的首端固接在鞋面的一侧,所述搭扣的尾端则采用尼龙搭扣可拆的连接至鞋面的另一侧,所述搭扣将所述折叠部压叠在鞋面上。
15.(1)鞋面具有自鞋尖到鞋口居中设置的折叠部,通过搭扣将所述折叠部压叠在鞋面上,调整搭扣的长度实现折叠部的折叠区域大小调节,可以根据婴幼儿的脚型调节鞋面的大小调节,提高了舒适度,保障了婴幼儿的脚部发育健康;
16.(2)鞋底与鞋面之间的连接处采用四针六线,现有技术中的婴童鞋基本都采用制鞋行业传统的反车作为鞋底与鞋面的结合工艺,这样会在鞋里留下一条突出的楞,使宝宝
穿着不舒适,严重的会使宝宝脚部受伤磨损,本实用新型创新地使用了四针六线技术,四针六线技术采用四根面线、一根底线和一根哈疏线,具有独特的高弹性、平坦且高强度的拼缝效果,所以本实用新型的鞋底与鞋面拼接处平坦无突出、且连接强度高非常结实、婴幼儿穿着不磨脚不挤压,非常舒适。
17.(3)鞋面采用了四面弹性材料,该四面弹性材料为三层复合材料,上下两层为最友好的莱卡纤维,中间层采用的是发泡橡胶,莱卡纤维具有独特的性质,其受湿后处于温热密闭的空间里也不会发霉,不仅可以彻底与天然及人造纤维融合在一起,还可以增加面料的舒适度、束身感、运动自如以及使用寿命长。莱卡是有柔性链段和刚性链段组成,正是这样的分子结构,赋予了它优异的延伸性和弹性回复性能,拉伸回复后可以紧贴在人体表面,对人体的束缚力很小。另外中间层发泡橡胶可以更大程度上赋予鞋面的高回复性能,这样鞋子在受力后可以很容易就回复到原来的状态,婴幼儿穿着也比较舒服。
19.(5)鞋底还设置了减震装置,有效的解决了婴幼儿垂直落地过程受力较大的问题。
25.如图1到图4所示,一种婴童鞋,包括鞋底1和鞋面2,所述鞋底1以夹层的方式设有减震装置3,所述鞋底1的下表面具有防滑装置4,所述鞋底1与鞋面2通过四针六线为层状结构,自内而外依次为第一纤维层21、发泡橡胶层22和第二纤维层23;
26.所述鞋面2的顶部具有自鞋尖到鞋口居中设置的折叠部20,所述折叠部20为鞋面2相对于鞋子的长度方向横向折叠而成;
27.所述鞋面2上还设有相对于鞋子的长度方向横向设置的搭扣5,所述搭扣5的首端固接在鞋面2的一侧,所述搭扣5的尾端则采用尼龙搭扣可拆的连接至鞋面2的另一侧,所述搭扣5将所述折叠部20压叠在鞋面2上。
28.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鞋面2具有自鞋尖到鞋口居中设置的折叠部20,通过搭扣5将所述折叠部20压叠在鞋面2上,调整搭扣5的长度实现折叠部20的折叠区域大小调节,可以根据婴幼儿的脚型调节鞋面2的大小调节,提高了舒适度,保障了婴幼儿的脚部发育健康。
29.在较佳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纤维层21和第二纤维层23均为莱卡纤维层。莱卡纤维被称为最“友好”的纤维,其受湿后处于温热密闭的空间里也不会发霉,不仅可以彻底与天然及人造纤维融合在一起,还可以增加面料的舒适度、束身感、运动自如以及使用寿命长。莱卡是有柔性链段和刚性链段组成,正是这样的分子结构,赋予了它优异的延伸性和弹性回复性能,拉伸回复后可以紧贴在人体表面,对人体的束缚力很小。当然这里对纤维层的具体材料不做具体限定,还可以为其它亲肤的、延伸性和弹性回复性好的材料。
20mm。发泡橡胶层22具有非常大的恢复性,在受力变形后能够迅速恢复到原来的形状。
31.在较佳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防滑装置4为分散于鞋底1下表面并且按照足底部受力区域而设置的凸起。凸起优选采用橡胶颗粒,当然还可以为其它防滑材料,这里对凸起的材料不做具体限定。
32.在较佳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凸起包括位于足底部受力较大的区域中的大凸点41,以及位于足底部受力较小的区域中的小凸点42。其中,所述大凸点41为直径大于等于2mm的凸起,所述小凸点42为直径小于2mm的凸起。从图3中可以清楚的看到大凸点41位于脚跟或者脚尖这些受力比较大的区域,而脚心这些受力较小的地方采用了小凸点42。
34.在较佳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减震装置3为与所述鞋面2的层状结构相同的片状结构,该片状结构为圆形、长方形、正方形或椭圆形。
35.在较佳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折叠部20具有分别朝向鞋面2两侧的侧翼201,所述侧翼201由鞋面2折叠而成,所述搭扣5将所述侧翼201压叠在鞋面2上。可选的,所述折叠部20也可以设置为单侧具有朝向鞋面2一侧的侧翼201。
36.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在没有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基于本实用新型的要件所做出的等同含义和保护范围内的所有变化的实施方式均应囊括在本实用新型之内。